毛力增:北京市TOCC近三年将开展四方面工作

2018-07-26

 9月17日,由智能交通网和北京市静态交通业商会联合主办,北京住能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三届城市静态交通与智能停车研讨会北京倪氏海泰大酒店凯旋厅隆重召开。近200位业内**、行业精英、最终用户等群体出席盛会,并在会上提出自己观点,交流停车智能化改扩建的可行性解决方案。

  受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停车处处长穆屹的委托,北京市TOCC副部长毛力增博士参加了会议,并对在会上做了演讲。以下为毛博士演讲内容:

  大家好,我是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北京市的TOCC,做的工作也是更多做交通信息化这一块,运输局,停车处,现在也是交通委的停车办穆处委托我今天过来参加这个会议,我个人非常荣幸跟各位朋友在一块交流。刚才于会长也提到,北京市交通停车问题也是受了政府各界非常重视。今年两会时候一共108个提案涉及到停车问题,所有的提案里面最多的一个。所以政府给它汇成了停车议案,也称一号议案。这个议案最后也是主要由交通委停车办来进行办理,5月底已经有主管副市长向人大做了汇报,这个材料在网上可以查到,整个有一个议案,里面涉及到对北京市停车的8项措施,在里面都有体现。这是一个。

  第二我主要还是汇报一下我本职工作。我们TOCC作为停车处主要支持单位,最近长期以来为北京信息化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最近三年开展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咱们在2013年时候完成了北京市停车行业信息化系统建设整体做了部署,包括停车基础设施,数据整合,还有各方面行业需求和应用做了进一步明确。并且围绕顶层设计规划,我们申请了相应经费,启动了一期的系统建设工作。这一项主要内容。

  第二启动全市普查工作。全市560多万机动车,我们进行备案掌握机动车数量是280万辆左右,剩下一半车到底停在哪个地方,然后他使用停车位到底是什么性质,这个需要我们通过全市停车资源普查,得到相应的答案,这样的话可以为我们下一步政府各方面出台和决策支持提供依据,目前工作经过前半年工作已经把普查方案完成,几个区域已经做了相应试点,而且我们这次跟以往有所区别,关键一点还是要从质量角度,建立非常严格的质量管控的机制,我们以前也做过普查,但是可能效果不是特别理想,这次我们想通过非常严格的机制,来保障这个数据是可用的,准确的,所以说这个准备工作做起来相当长。准备在10月份以后北京市三个城区,比较大的规模开展工作,这个数据采集回来以后我们会相应通过信息化手段,一个对资源进行展示和管理,第二通过这个系统把咱们后期数据更新机制建起来,而不是我们隔几年做普查。实时掌握全市停车资源,这是我们管理最基础的,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第三方面我们现在开展一项工作。我个人来自TOCC,TOCC整合了全市交通行业的所有的信息资源,可以这么说,而且通过现在二期建设,一期把框架搭建起来了。二期工作更多侧重于具体应用,包括对行业应用,对政府,对行业,还有对公众应用,这一块我们已经有一定基础,包括路况,公交,地铁,出租,公租运营车,各个领域有差异,我们现在推进也是推进停车这一块。因为我想刚才前面提到都是动态交通,停车是静态交通,但它是整个交通里面非常重要的一块,这一块也是跟我们于会长合作,我们就想通过动静态数据资源标准编制出来,下一步为我们整合停车资源提供一个基础。这样的话我们做信息服务时候,不仅仅解决停车角度,不仅仅侧重于停车,我们也想把其他的,从整个出行链交通服务各个链条打通起来,目前具备条件。这个工作也是已经在技术上在做,下一步从数据各方面来说会做一定的示范应用,如果条件成熟可以做。这是一个。

  第四方面刚才于会长停车问题,去年年底12月份中央电视台也是连续报道了很长时间,因为路侧,路外工地,或者是一个或者是两三个,相对来说管理比较容易实现。但是路侧这一块是开放式的,如果没有技术手段,光通过人管理,因为人存在一定弹性或者是各方面制度,需要体制机制约束,目前交通委,推进路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从体制机制怎么进行改革。从信息化技术角度怎么样去更好配合这个体制机制,因为两个肯定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路侧技术,我们在全国各个城市,相对来说比较成功的城市做了调查,但是确实单纯从技术角度来说,本身可能还不是那么理想,技术再结合相应管理体制机制。我们目前正在推的工作,把路侧从检测到收费,到后期的结算,整个技术打通,至少能够保障,从技术角度它是可以无缝衔接的,不存在系统相应的漏洞,已经面向全社会,公开,已经参与了我们的报名,我们也接到了大量报名厂家,包括地址或者是视频,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我们目标怎么样把这个特别理念关心的指标,一个准确率,有一个客观了解,目前这个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另外一个我们后期大规模建设,因为北京市路侧影响比较大。我们目前已经发布了相应公告,下一步马上开始实际路上场景测试阶段,这个阶段完成以后也会为我们后期全市大范围做一些路侧电子收费技术大范围应用,也是提供一个基础条件。

  主要先汇报这四个方面,后面各位**如果有兴趣咱们会后做进一步交流沟通,谢谢各位。